圖/unsplash
文/翻一番理財網
漏水是中古屋交易前3大的糾紛問題,網路上常看到網友抱怨,辛苦賺錢買了個家,結果卻漏水,偏偏漏水在風水上又是漏財,氣到不知如何解決好。如果運氣不好真的買到漏水的房屋,建議按照下列4個步驟來處理:
一、初步釐清原因並保留所有證據
發現漏水時,先往最壞處想,就是最後可能得跟前屋主或鄰居調解,甚至訴訟。此時得先搞清楚原因,過程中的細節都要留下證據,包括漏水的地方拍照、家俱等財產的損傷等,備而不用。方式是先自行判斷拍照,如果認定責任在他方,自己說了不算,下一步就要找專家勘驗。
二、聯繫可能的責任方
在找人勘驗前,先聯絡你認為必須負責處理的一方,可能是前屋主也可能是鄰居,原因是,先了解一下對方的態度,有可能你跟對方說後,對方同意處理,問題就解決了。更重要的是,抓漏師傅經常3個人有3個說法,所以最好找雙方都能接受的專家來勘驗,比較可能達成共識。
三、責任釐清後馬上處理或各說各話找第3方協調
當專家勘驗結果出來後,雙方又沒有異議,就可以直接處理。最好當下就確定處理方式及處理時間,並留下證據(可由抓漏公司在安排處理的書面資料上留下說明,3方一起敲定)。
當然,如果牽涉的金額很大,可能也達不到共識,不利的一方就會去找第2家來勘驗,不管結果如何,此時最好找第3方來協調,如果是社區大樓,由管委會或仲介出面是個方法。這時候如果想要早點解決問題,就得有各退一步的空間準備,例如,損壞的家俱就算了,但請對方負責修好。
四、聲請調解或打官司
這裡的調解是向鄉鎮市公所提出聲請,結果具有法律效益。但因為不是強制性,也有可能調解不成,最後就只能訴訟。
訴訟時,除了要把所有保留的證據準備好,也要計算一下賠償金額,項目可能包括修繕工程費用、財物損失、精神慰撫金及訴訟費用聲明由對方負擔等等。如果是新購入的房子,可能因此無法順利入住,進而延伸一些租屋費用,也可列入求償。訴訟的費用跟耗時通常成本都很大,自己要評估一下損益,畢竟解決問題才是重點,不是要爭輸贏。
要特別留意的是,漏水問題可能無法等待,畢竟房子是自己要住,影響的也是自己,因此若對方不願積極處理,很有可能得先自行修繕,此時更應該留下更完整的記錄跟證據,避免事後沒有任何佐證,求償無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