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house-ge389f3f19_1280.jpg

資料來源/Pixabay

 

文/翻一番理財網

美國聯準會(FED)5月升息2碼,至年底前,FED還會持續升息,外界預料央行6月理監事會也會跟進,利率將連2升。當外界質疑央行可能祭出第五波信用管制,限縮30年房貸年限時,其實更應該擔心並未雨綢繆的是,大幅升息對首購族帶來的衝擊。

20~35歲的年輕人,一般月薪約在2~5萬元左右,厲害的是,這兩年名下有房產的人還不少。這些人多數是首購族,在房價狂飆的時期,所得不多還能入手買房,多數是由父母付頭期款,然後再由自己負擔房貸。

為何要搶在房價狂飆的期間買入?主要是擔心台灣房價一去不回,擔心晚了就追不到,因此很多人買房過程,看得快、下決定更快。因此,多數買在目前的相對高點。

只是,台灣薪資水準一直都沒有成長,初入社會的年輕人,甚至比父母親當年賺得還少。在通貨膨脹蠶食所得的同時,快速升息加重的房貸成本,已慢慢壓在年輕人身上。更慘的是,升息會牽動房市回檔、房價修正,最後是負擔增加,但房價卻可能出現下跌。

不僅如此,父母輩好不容易籌到頭期款幫子女買屋,現在可能又要分擔子女的房貸。好在房價長期仍然會上揚,這些買房的年輕人多數又是自住,即使現在買在高點,等個十幾二十年後,還是很有機會品嚐房價攀升的果實,但前提是要能熬過這波即將到來的振盪期,不要被市場的列車給甩出場。

根據房仲業者計算,30年期房貸、利率1.5%,貸款1,000萬元,採本息攤還,每月還款金額約3.45萬元。相對的,若利率升至2.5%,每月還款金額變成3.95萬元,等於利率多1個百分點,負擔就增加約15%。

1個百分點是多少?就是所謂的4碼。以央行的升息腳步,到6月的理監事會,央行今年就可能升息4碼,這也是為什麼央行總裁楊金龍不斷提醒首購族,要注意升息帶來的風險。

反觀央行近期釋出可能進行第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屆時可能限縮二戶以上房貸年限及成數。有些人抨擊此舉將打擊首購族。殊不知,政府一連串的打炒房政策,想解決的從來不是高房價問題,而是民怨,民怨來自不勞而獲的投機行為太熱,與升息這種全面性、全球性的市場改變壓根就不同。

選舉要到了,再怎麼豬隊友,政府也不可能找首購族下手,然後砸傷自己的腳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黑咖啡不苦 的頭像
    黑咖啡不苦

    黑咖啡不苦

    黑咖啡不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